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大明嫡长子 > 第360章 祝你们好运

  到目前为止,朱厚照的确不知道邹澄背后是些什么人。

  但他知道有人,因为这样一个官职,凭借自己所谓的能力是绝对做不上去的。

  所以这样处置邹澄,一方面是在熬他,另外一方面也是在熬藏起来的那些人。

  这种熬,其实非常的难以忍受,因为它是一种长期、无形中的恐惧,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能够受得住。

  而高压之下动作就会变形,到那时机会也就出现了。

 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翻《太祖实录》和《太宗实录》,

  太祖洪武朝封爵六十四人,太宗永乐朝封爵五十四人,其中大部分都没有撑过给他们爵位的那一朝,不是去世,而是爵除。

  谁说这些人动不了的?

  真有动不了的,那就是尾大不掉,更要动他!

  当年朱元章搞出蓝玉桉和胡惟庸桉,自李善长这个韩国公之下,多少侯爷、伯爷身首异处。到了永乐一朝,朱棣也曾处死过顺昌伯王左、忠诚伯茹瑺,淇国公丘福死后还被削爵,迁家属岭南。

  后面的洪熙皇帝,将广义伯吴琮除爵,令其以罪谪戍;

  正统二年,会宁伯李英有罪革爵;

  景泰年间,昌平伯杨珍除爵;

  天顺元年,定襄伯郭登坐罪夺爵;

  ……

  这些先例在前,到如今碰上这样的正德皇帝,哪个勋臣敢说皇帝一定不会处置他?

  朱厚照自己还在宫里面排,

  其实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也包含勋臣。

  在他的手下,大明朝即便最终没能做到开疆万里,但是北方的鞑靼、海上的倭寇,有几场仗总是会打的,打仗有胜有负,但也不至于都打输,赢了的仗,武将们打出来的军功,是不是得封爵?

  且军学院一届一届的在培养将官,

  五军都督府里以往尸位素餐、毫无斗志的勋臣不让,后来者又如何能有机会?

  所以他不怕牵扯到什么所谓的重大人物,他手握十四万上直亲卫。

  坐镇京师,还怕有什么人能翻了天不成。

  于是乎,也可以想见,那些牵扯进麻烦当中的人又该是多么的心慌。

  派人潜进西园其实是一昏招,

  朝堂之上,来不得半点妇人之仁,既然有害,那么杀掉了事,又何必去和他说什么照顾你的妻儿?

  劝人自杀,也是受了部分感情干扰,觉得相识多年,可这种可笑的自我感动实际上是让邹澄大为警觉。

  从那之后就生怕有人要暗中将他除掉,于是乎就连口中所进之物都异常小心了起来,非得下人吃完,他才吃。

  不然,狗难道真的是被吓死的么?

  养尊处优的衙内既蠢且坏,一招不成之后逼得走投无路,于是乎又开始想要动手杀掉邹澄。

  本来忍住倒也还好,可真要忍得住那也不会蠢了。

  毛语文一直在盯着这些情况,他有时候都搞不懂,为什么邹澄能活到现在……

  哪怕刺杀都要搞一次吧?

  留着这个人干什么使,总不至于是舍不得。

  大约这样想了几天,便是一个凌晨,有属下直接找到他的家里。

  “头儿!刺客出现了!”

  毛语文一听这话,被子一掀一下子冲出了门。

  “抓住了没?”

  “死了一个,跑了两个,有一个还伤着!”

  “跟住没?”

  “属下派人去跟了,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丢。”

  “那个伤着的,是什么伤口?”

  “胳膊上和腿上,各被划了一刀。”

  “好!”

  现在可真是方便了,锦衣卫顶替五城兵马司负责京城治安,西园所在地方还是在城内,不是正阳门外那种没有城墙的地方。

  “传本使令,即刻起封锁城门!搜查各处民居,同时贴出告示,让其无所遁形!另外,去找个画师来。”

  “画师?”

  “给那个死人画像!本使就不相信,找不到一个认识他的人!”

  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,

  只要一动,那么留下的蛛丝马迹实在太多,被追踪人会更加慌乱,而慌乱之中又更容易出错。

  所以最好的办法,就是装作无事发生,一切正常。

  只可惜,能做到这一点的都不是寻常人物。

  至午时,又有密探给毛语文禀报情形:

  昨夜京城刺客事件之后,南宁伯府也有慌乱。

  紫禁城,乾清宫。

  朱厚照也掌握着最新动态,看到如此情形,他知道真相接近了。熬人之法,就像关小黑屋,其中的恐怖,不是亲身体会,很难想象。

  【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,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,huanyuanapp.】

  次日早朝,

  皇帝在奉天门外,面对文武百官说起这件事。

  他的胳膊搭在龙椅上,拇指与食指相互摩挲着,登基日久,现如今坐在这张椅子上,即便他没有雷霆之怒,也一样压得住这些人。

  谁都知道皇帝平静的面容之下,是聪明、是果决、是强硬、是一张铁面,

  朱厚照是在其他事说完之后,自己主动接上说的,

  “近来,朕在追查一件桉子。朕……已知晓朝廷盐课弊端横生,随后不过调了两淮盐使进京,有些人便跟慌了神一般,昨夜竟又闹出了刺客事件,实在是不像话。朕有时候都替你们着急,手段狠,脑袋笨,心还贪,你说你们还有没有点大明重臣的样子?”

  “随后转念又想,这帮人也实在是胆大包天,因为这个两淮盐使活着对其有威胁,便要动刀杀人。但其实威胁最大的是朕,是朕要追究盐课弊端,所以说是不是也要找几个刺客杀掉朕呢?”

  皇帝话语的确平静。

  但话说话,奉天门外轰然一声,所有文武官员全都跪下!

  “陛下息怒!”

  “朕不怒。”朱厚照摆摆手,“朕只是觉得此事到了这个关口有些人已经渐渐要失去了理智,原先是轻罪,最后叫自己弄成了死罪,如此岂非得不偿失?所以朕今日在这里提醒,也不是指望你们每句话和朕说的都是实话,但在碰到重要事情的时候,最好诚实一点。”

  “臣等谨听陛下教诲!”

  “还有……锦衣卫今日已经追查到了线索。”朱厚照眯了眯眼睛,微微抬头看天,说道:“祝你们好运。”

  从邹澄入京、顾左下狱,一直到今天皇帝才正式提起盐课。

  这其实也是一个号角,

  于是赞成者、反对者接连上疏各自提出奏议,其中尤以户部尚书韩文的《国用贵乏有由疏》动静最大。

  一来他官位最显,同时是皇帝亲信,他的话某种程度上就是代表了皇帝的意思,

  二来他问题说的最为激烈。

  他在奏疏说:私盐之弊,固非一端,而私自煎煮,尤为弊端制之始。其后更是直指占窝之害,言道“奸人占中淮盐,卖窝罔利,使山东、长芦等盐别无搭配,积之无用。亏国用,误边储,莫此为甚。”

  私盐的泛滥是直接导致官盐数量的减少,盐课自然也就减少。

  朱厚照在乾清宫里都读了出来,“老库将穷,无过岁之支,盐课有目前之弊,边塞有鞑靼之患,从古以来未有公私贵竭如今日之穷者!”

  是啊,他这个户部尚书最清楚,还没有几个朝代像大明这样贫穷呢。

  韩贯道到底是读了一辈子书,认真写一篇文章还真是颇为辛辣。

  到了晚间,锦衣卫通过东厂送来消息,最终是刘瑾这边呈递,

  “陛下,目前查出了已有两位勋臣难逃干系,一个是永康侯徐锜,另外一人乃是南宁伯毛荣。”

  “永康侯……”朱厚照叹息,“便是靖难时徐忠将军的后人吧?当年的永康侯临战奋勇,百夫莫当,出入敌阵,率在众先,白沟河一战,太宗皇帝还赞曰:徐忠真壮士也。没想到百年之后也是沧海桑田,后来再不复先人之勇了。”

  话说刘瑾忽然跪了下来,“陛下,此事刚刚开始便已牵涉朝中勋贵,陛下是真的要一一追究吗?”

  朱厚照把韩文的奏疏拿了出来,他已经揣在身上一天了,此时又看了一遍。

  “历叹古今良吏少,须知天下苦人多。朕是大明天子,看了这样的奏疏,还有什么理由不追究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