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靖明 > 第195章、衣锦还乡,穿针引线

  靖明入京继位第195章、衣锦还乡,穿针引线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更多谎去圆,说了文素云进入了不宜耕田的时期,此后皇帝就对着黄锦统计出来的各宫日期去巡幸了。

  而严嵩则终于到了江西。

  去了一趟位于江西西侧的袁州府分宜县老家,他是一路往东走的。从分宜坐船沿赣江的前段袁江一路往东走,途径临州府、南昌府,又换了武阳水过了鄱阳湖到了饶州府,这才溯锦江入了广信府。

  沿着信江继续溯流而上,他到了铅山。

  武夷山脉就在铅山南面,而铅山费氏有多厉害呢?

  就这么说吧:费宏的父亲、祖父、曾祖,头衔都是一模一样的:累赠光禄大夫、柱国、少师兼太子太师、户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。

  四代人了,个个都做过大明的户部尚书、阁臣。

  现在,新党党魁杨廷和的得意门生、第一任御书房首席伴读学士严嵩来到了旧党党魁费宏的老家。

  虽然还要去广信府衙所在的上饶县,但广信知府及当地的许多人都先到了铅山县来。

  谁不想多跟参策多打一下交道?

  此刻铅山县城外信江的码头畔,许多人都等在那里。

  严嵩不会去位于铅山河畔的铅山县城,而是在铅山河与信江交汇的汭口镇短暂停留。

  这汭口镇号称“八省码头”,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水陆转运枢纽。

  东接浙江、南接福建、北临南直隶徽州府,铅山县还有自唐宋时就十分重要的铜矿。

  费家能发迹,最早就是因为在这里经商成为了富户。

  而后在费宏曾祖大展宏图后才真正成为巨族,而且已经五代不衰——今年费宏的儿子费懋贤虽然没中进士,但费懋中是上一科的状元啊,并且现在又已入了御书房。

  到此时,铅山费氏已出了五个进士、七个举人。费宏的父亲同辈是五兄弟,费宏这一辈十兄弟,费懋中这一辈则是三十三兄弟。

  在广信府乃至江西、东南,费氏都堪称恐怖,没有经过科举也出任的一些低品官、吏员都数不甚数。比如费宏堂弟等人贡生出身的教谕、训导,比如费宏次子是荫职出身的尚宝司丞。

  而整个江西,目前已经出了七任内阁首辅,包括解缙、杨士奇、费宏。

  江西文风之盛,丝毫不逊色于南直隶、浙江。

  洪武年间一共八百八十一位进士,江西占了一百四十七;建文年间五分之一的进士出自江西,建文二年一甲三人更加全部是江西吉安一府出身;永乐二年四百七十进士,江西有一百一十人,包揽了一甲前三及二甲前四。

  此刻的广信府内,还有其他望族。比如现任礼部左侍郎的汪俊、南京吏部右侍郎的汪伟、翰林院侍读汪佃三兄弟的弋阳汪氏,再比如……被朱厚熜登基后第一个提拔的,如今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、提督操江的夏言,广信府贵溪县人。

  还有已故的理学名家胡居仁、娄谅等,无不出自广信府。

  严嵩乘坐的船靠岸时,看到码头外的这么多士绅,心中不无感慨。

  这就是权位给他带来的:所到之处,无不恭敬礼待。

  “滋扰地方,甚是过意不去。嵩只是回乡祭拜先人,取道赴任罢了。诸位如此款待,嵩不甚惶恐。”

  严嵩下了船连连作揖。他本就长得一表人才,如今四十多岁,气度沉稳有礼,丝毫没有参策的架子。

  当地官员自是以广信知府温安勇为首,而当地士绅则以费家家主、费宏的弟弟费完为主。另外,铅山铜厂的场监龚存也到了这里。

  这么多人齐聚一堂,自有费氏贡献出了在这汭口镇的一个大院子,早就备好了酒席。

  “在朝中曾多向子充公请益,我对费家治学育人之道实在是心向往之。”严嵩看着费宏已经回乡的儿子费懋贤勉励道,“贤侄此回未能高中,我倒是不能与你有这师生之谊了。”

  费懋贤连称不敢,只说自己治学未精。

  严嵩笑了笑又对费完说道:“令侄才学足以取为贡士,然此次答卷,拆卷后我读之却颇显心乱,看来贤侄还是受了子充兄转任四川之扰。不过,懋中贤侄刚高中上一科状元,这一次费氏不继续出风头,倒也有好处。”

  众人无不听得心里一动:说费懋贤足以取为进士了,难道说这次费懋贤是故意答得差了些?

  是费宏的指点,还是别的原因?

  现在这个新党党魁的门生话里话外却对费氏表现得亲近,广信知府温安勇不由得说道:“抚台已有参策资历,此后与江西举子还大有师生之缘。此番回乡,江西莫不振奋。先为御书房首席,浙江任后再还朝,江西又要多一位大学士了。”

  “不敢不敢。”严嵩客气地笑着,随后叹了一口气,“此去浙江赴任,我实在诚惶诚恐。绕道江西经广信府入浙江,也是盼着浙江上下先好好自纠一番。”

  温安勇心头一动:“抚台此去浙江,不欲大动干戈?”

  表达与旧党党魁的亲近,又点明他是给浙江留出处理尾巴的时间,温安勇这才大着胆子问出这句话。

  严嵩只是笑了笑:“陛下曾有明旨,嘉靖五年以前,新法只行于广东嘛。其余诸省,还是要以稳妥为上。”

  温安勇不由得点了点头:“广东今年尚在编审科则,改革衙署。一省官员便近万,诸办都以采买行之,若推行至诸省,大明官员总数岂非要增至二十余万甚至三十万?哪怕真能岁入倍之,恐怕也不够支用啊。”

  “只是如今民田日少、百姓负担日重,朝廷支用也左右为难,不改又如何能行?”严嵩对北面拱了拱手,“陛下有富国之志,臣等自当为君分忧。杨阁老气吞万古,诸多新法之策实有非凡气魄,且观广东之成效吧。”

  费完默不作声,温安勇若有所思。

  他们这些远离朝堂中枢的人,都在心里琢磨着嘉靖五年之后会如何。

  广东新法如果真能有效果,那么推行到诸省之后,对他们来说最难接受的变化就是官绅若始终占据着大量田地人丁,那么则会变成承担赋税的主力。

  真要细细去深究,恐怕天下过半的税赋会由南直隶、江西、浙江等数个科举大省出身的官绅来承担。

  严嵩对费氏表达着亲近,莫非帝党、旧党有什么别的筹谋?

  这些话倒不能明明白白地问出来了,他们对严嵩也不算熟悉。

  毕竟,虽然严嵩的曾祖曾做到过四川布政使,但他的祖父、父亲却都没能通过科举出仕。

  袁州府分宜县的严氏,最近一二十年的名声倒几乎只是因严嵩一人而起:若不是十六岁时为父丁忧耽搁了一科,十岁就过了县试的严嵩恐怕能更早中举,同样在二十岁刚出头就高中进士,而非到了二十五才摘取二甲第二的名次进入翰林院。

  严家,与费家毕竟不能相提并论。他严嵩是进退自如的,严家此前两代没有官身,又何曾置办许多田地?严嵩的曾祖又以清廉闻名,因为顿顿不吃肉,人送外号严青菜。

  “江西新历宸濠之乱,百姓更需休养生息啊。”严嵩又说道,“广东士绅目无国法、藐视天威,陛下震怒,故而于奉天殿手刃广东举子。若天下士绅都谨记圣人教诲,上能解君忧,下能抚民生,陛下又何必在广东大动干戈?”

  费完想起费懋中寄来的信,立刻说道:“广东素来教化不彰,加之山高路远,这才日渐猖狂。江西文风鼎盛,圣人教诲自然不敢或忘。如今那官吏待遇法得以施行,家兄亦曾谏言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为重,免赋免丁之策,严令命官不得逾越即可。若果能如此,富国自也不难。”

  温安勇及其他聚精会神的官绅不由得看着他。

  没有费宏发话,费完敢这么说?

  一边是要新法里的官吏待遇法,一边是仍然坚持免赋免丁。至于编审科则之后是按丁摊派还是按田面权摊派,只要不按田底权摊派,那就不会让官绅多出一分钱,无非是让富户多承担一些罢了。

  新法里面,自然还有采买法对官绅也是有利的——官府的采买,还不是由官员说了算?这笔钱,最终也能落到官绅口袋里。

  哪怕在这基础上把商法、税法也坚持下去,无非仍旧是由出面经营商行的商人来承担商税。

  费宏的意思,就是让出一部分利益,实现陛下富国的愿望,但是不要动根基?

  若是两相对比,广东负担着近万官员的俸粮,最后盘算下来,实际还比不上其他诸省这三年的税赋增量,那何必还要像广东那样几乎推倒重来?

  还有一点:广东有市舶之利,江西、四川这样的内陆省份可没有这一份额外进项。就好比这汭口镇,号称商贾转运之处,真行了商法、税法,又能多收几两银子?

  严嵩微笑不语。

  在江西转这一圈,就是要释放他立场耐人寻味的意思。

  哪怕是旧党,在陛下确实想富国的这个愿望面前,也不能坚持一切旧制不改分毫。现在要做的,似乎就是比较,通过短期的让利,把更激进的新党挤下台。只要根基没动,数十年后,官绅说不定收获更大。

  费宏已经在四川号召官绅遵守免赋免丁限定,主动申缴了。新法虽然没有全盘推行开,但官绅能得到优免的比例是早就定下来的国法,费宏也只是号召而不强行命令而已。杨廷和新党党魁,他们杨家能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响应号召?

  既然如此,费宏的老家江西自然也要如此。

  等严嵩去了浙江,张孚敬的老家浙江自然也该如此。

  要不然就等着新党举大明之力、携市舶司创税之便利,以广东新法有成为由推行全国,把大家的根都刨掉吧。

  这下子,广信府官绅心里都有底了,气氛十分融洽。

  杨廷和一口气提出了那么多新法,咱行一些、不行一些嘛。就好比王安石变法,他倒台之后,新法也不是全然都被革除了,还是保留了一些。

  最主要的终归是细则,怎么能够方便官吏操作,怎么可以保证更长远更大的利益。

  严嵩在广信府一些人的欢送下来到了仙霞关。

  这个位置,位于江西、福建、浙江三省分界处,乃是“两浙之锁钥,入闽之咽喉”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,与剑门关、函谷关、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。

  严嵩回望着江西,又看了看福建。

  因为天、物、人三理,陛下现在设了万法馆精研物理。若物理有成,按陛下所说,货物之生产、转运,全都能够得到不小的提高。百姓负担若小了些,将来对货物的需求也会很庞大。

  所以将来的士绅之外,商人已经不可避免会成为一个担负税赋重任的群体。要使大明在这一套新法里顺利运转下去,商人的地位是一定需要得到尊重的。

  而官绅们只要走出了按律申缴赋税这一步,就再也回不了头。届时再逃避,新修的《大明律例》不会饶谁。想压迫着商人转嫁成本自取其利?也不看看皇明记的背后是谁。

  他最后看向了浙江,面前是衢州府。

  从仙霞关下去到了江山县,他就能从富春江的上游衢江一路南下,经过金华府、严州府到杭州府。

  严嵩收起了在江西时的随和,一脸平静地吩咐道:“走吧。”

  迈入浙江后,他就是这十一府一州七十五县的首官。

  刚到江山县,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人由二人率领:率文官前来迎接的浙江右布政使邵锡,还有巡抚的亲兵营抚标的坐营中军官于允中。

  “标下参见抚台!”本身就是杭州卫千户的于允中现在升任参将,对于率先请奏将于谦抬入太庙的严嵩,于允中是衷心感激。

  严嵩看了看他带着的一队巡抚亲兵,这不是全部。杨廷和为表郑重,给他的抚标营配了五千人,这是严嵩可以不经繁琐流程轻易调动的直系亲兵。

  巡抚,就有节制兵权了,虽然还比不上总督。

  他只是笑了笑,又与邵锡见礼之后,就看向了另一个把自己捆住的人。

  “罪官浙江海防道副使张芹,备倭不力,追剿未有所获,请抚台发落!”

  严嵩微微眯了眯眼睛。

  留给了浙江这么长的时间,这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人吗?

  做出这样的戏码,只怕他的罪责也很浅:这次的事情,源头毕竟还在市舶司,在于宁波、邵兴二府的知府、当地卫所。

  “负荆请罪就不必了,先解了绳索吧。”严嵩笑着上前作势帮他解开绳子,然后就对邵锡说道,“邵右使,浙江如今情势如何,还要向你请教了,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