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大明: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> 第二十一章 皇爷爷,这是为了让您能真正的长生不老!

第二十一章 皇爷爷,这是为了让您能真正的长生不老!

  “你有什么罪?你有大功!”

  朱元璋大笑着,将朱允熥扶了起来。

  “说得好,此举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,远比你一个人读书重要。”

  老朱道:“你说说吧,想要什么赏赐?”

  顿了顿,又道:“前几天跟咱说的那个,不许再提。其他的,你随便提。”

  “不准提索要大明江山,还有什么劲呢?”朱允熥在心里暗自吐糟了一句。

  他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,并不失望。

  “皇爷爷,其实孙儿刚才说一定要赏赐,就是一句戏谈。”

  朱允熥笑道:“谁让皇爷爷还没等孙儿将东西呈上去,就先冤枉孙儿呢?”

  “孙儿心里头不平,才那样说。并不是认真的。”

  “孙儿给皇爷爷孝敬礼物,此乃天经地义的事,哪有向皇爷爷索要赏赐的道理。”

  “哈哈哈!”老朱大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,道:“那不行,你刚才说得对,大明朝廷有功必赏,咱身为天子,自当以身示范,今日非得重重赏你不可。”

  “皇爷爷真要重重赏我?”朱允熥嘻皮笑脸道。

  “君无戏言!”老朱笑着点头。

  旁边的朱允炆,此际心里如有万千奔马,呼啸而过。

 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,朱允熥进献的东西,竟然真是大宝贝。

  听到老朱要重赏他,嫉妒得快要发疯了。

  又见朱允熥这般模样,心中更是暗觉不妙,可偏偏还无法出言阻止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。

  “皇爷爷,孙儿的理想,是让天下人人有书读,个个能识字。”

  “然而,大量兴办公学学堂,固然能扫除“文盲”,花费却太大,国家难以负担,百姓亦不堪重负。”

  “而常人之心,天生懒惰,圣人的教诲和道理,固然不差,常人却不愿意刻苦学习。”

  “反而消遣娱乐的东西,他们却都非常喜欢。”

  “道德文章千古,人们却不愿意好好认真地读。”

  “相反,市井流言,怪诞故事,离奇传说,街头巷尾四传,好事者听到便喜欢得不得了。”

  “正因为如此,那些讲书的,唱戏的,才有无数的人追捧。”

  “孙儿心中想着,要教导人们读书识字,就要从这里入手。”

  “给他们讲书,唱戏文,讲故事,人们才会感兴趣。”

  “然后,再从中讲一些圣贤的道理,宣传一下国家的律法和政策。”

  “老百姓们喜闻乐见,愿意四处传播,便会慢慢成为深入人心的真理。”

  “现在有了滚筒式油印机,孙儿便想用用它来举办报刊,在上面刊登书籍,戏文,故事,吸引大家观看。”

  “再从中传播圣贤的道理,宣扬国策,宣扬律法,使人人皆知,个个传诵。”

  “百姓们也可以借此读书识字,使他们学的知识,不至于很快遗忘。”

  “此举利国利民,还望皇爷爷恩准!”

  事实上,这个时代的老百姓,虽然文盲很多,但更多的是半文盲。

  特别是男子。

  大多数百姓家庭,哪怕家里很穷,也会想法设法让儿子去私塾读几天书,认识几个字。

  这种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,因为实在太低,在实际生活中,除了认得自己的名字,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,几乎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。

  但正是这些人,他们喜欢看戏文,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故事。

  他们会成为办报刊最忠实的读者。

  后世有伟人总结,要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,最关键是两项。

  一是“枪杆子”,二是“笔杆子”。

  “枪杆子”即武力。

  这一点,朱允熥无须担心。

  他的身份,意味着天生就有勋贵武将的支持。

  尽管打了蓝玉耳光,打了常升板子,但他们都不可能背叛他而转投朱允炆。

  他们还是会支持他的!

  朱允熥所要忧虑的,是如何训服他们,让桀骜不驯的武将勋贵乖乖听话,而不是担心他们支不支持的问题。

  笔杆子,实际上掌握在朱允炆的手中。

  无他,文官集团都支持朱允炆为储君。

  尽管武将勋贵集团在朝堂上权大势大,但读书人仍然掌控着天下的舆论。

  没办法,这是文官集团天生的优势。

  笔杆子在他们的手中,舆论自然也站在他们那边。

  比如朱允熥几日前在朝堂上自请立为储君,到如今便被读书人编排得一无是处了。

  骂名正滚滚而来。

  朱允熥虽然并不在乎,却也不能一直坐视不理。

  办报刊正是釜底抽薪的办法。

  若是能让其成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,让大明家家户户皆订阅,人人争相传诵,那文官集团的舆论优势,便会不复存在。

  不料,听完他的话,朱元璋却是皱起了眉头。

  报刊,在这个时代,并非什么稀罕物。

  朝廷有“邸报”,民间也有各类小报。

  只不过,朝廷的““邸报”必须经通政司出版发行。

  什么人能看,什么人不能看,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。

  而民间私自发行的小报,一直是大明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。

  一经发现,轻则将家产全部抄家入官,自身流放几千里;重则以谋逆论处,砍头枭首,甚至是诛杀三族乃至九族

  除了“邸报”之外,老朱从来没有想过官方要办其他的报刊。

  皇孙亲自办报刊,还是类似于小报类的报刊,在老朱看来,多少有点难以想象了。

  见到老朱的模样,朱允熥立即明白,自己还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。

  果然,要让人转变思维,将其说服,十分不易。

  他脑海内念头飞转。

  “皇爷爷,孙儿想办报刊,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,孙儿是想让皇爷爷长生不老!”

  “胡说八道!”老朱斥道:“世上岂有长生不老的人?”

  “别听那些人天天喊咱万岁万岁万万岁,其实都是假的,骗人的。”

  “生老病死,乃是天理循环,万古不变。”

  “任何人妄图追求长生不老,皆是逆天而行。”

  “咱的目标是让天下百姓都安居长寿,岂能让咱一人长生不老,来看百姓受苦受罪。”

  “你们要记住,身为帝王,要勤于政事,将功业记载在史册上,让名声流芳百世,这才是真正的“长生不老”!”

  朱允炆忙道:“皇爷爷,孙儿记住了!”

  朱允熥却道:“皇爷爷说得真好,孙儿也知道是这个道理。”

  “名声流芳百世的人,哪怕是死了,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,他们是真正的永垂不朽。”

  “但光靠史册记载可不行。”

  “史官们会修史,会纂改,数十代之后,事情便说不清。”

  “皇爷爷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,这是亘古未有的功绩,孙儿认为要大力宣扬,让天下人人传诵。”

  “如此一来,就算后世史官再怎么改史册,也抹不去您的名声和功绩。”

  “只有这样,皇爷爷就能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,活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中,才能真正的长生不老了!”

  “这是孙儿一点孝心,还望皇爷爷成全。”

  朱允熥说着,拜了下去。

  旁边的朱允炆听得目瞪口呆,没想到这个弟弟拍马屁的功夫,也进步得如此之神速。

  他连忙道:“三弟,你虽然是一片孝心,但若用报刊宣传皇爷爷的功绩,难免有吹须遛马的之嫌,会给朝廷树立不好的风气,皇爷爷恐怕不会同意的!”

  他只想阻止朱允熥行事,却全然没有去注意观察老朱的脸色。

  朱允熥正色道:“二哥何出此言!”

  “皇爷爷的丰功伟绩,可不是我吹出来的,而是铁一般的事实。”

  “报刊宣传也不过是秉笔直书,令天下人皆知,让皇爷爷永远被天下人记住,难道这也有什么错吗?”

  “二哥,难道你不希望天下人永远都记得皇爷爷,不希望皇爷爷千秋万载的名声永垂不朽吗?”

  他一边说,一边小心注意观察。

  便发现素来老谋深算,将自己心内想法藏得很深的老朱,此刻脸上已有掩饰不住的笑意和喜色。

  朱允炆忙道:“皇爷爷,孙儿绝没有这个想法,只是……”

  “行了,咱都知道,不必再多言!”朱元璋一挥手,笑道:“既然熥儿想自己办点事,咱又岂能阻拦?”

  “办报刊的事,咱准了!”

  他摸了摸胡须,笑容满脸,虽然情绪不激动,但心中的喜意,却比之前刚看到油印机,验证它的功能,还要高上几分。

  又接着郑重其事的交待道:“熥儿,你须要记得,在报刊上记载咱的事迹,只许秉笔直书,不许肆意奉承,夸大其辞,明白吗?”

  朱允熥闻言,心中长长吁了口气。

  果然。

  千秋万代的名声,才是老朱心中最在意的事情。

  也对。

  哪个帝王会不在意这种事呢?

  恐怕越是明君,越是勤政的君王,便越在意。

  要不然,辛辛苦苦图啥?

  真要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性子,恐怕行事风格就会完全不一样了。

  “孙儿明白,孙儿一定如实记载,让皇爷爷的丰功伟绩人人皆知,个个争相传诵,绝不会有半点虚假之言!”